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贵州作为民族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印发《贵州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的典范。
刘大泯委员
“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青少年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1月24日,省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大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对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刘大泯说,近年来,贵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典型。
黔东南民宗委立足部门实际,发挥职能优势,在全州各县市中小学开展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教育,目前已经产生一批试点、重点示范单位。
“主题交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铜仁市以开展三项行动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同学情”促进和谐共进同学关系;“师生情”形成育人共情师生关系;“乡梓情”培育热爱家乡浓郁情怀;“民族情”增进各民族友好情谊;“团结情”共铸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关岭民族中学以“五个情怀”,通过“新课改+双语+民族文化进校园”为纽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在省级层面,贵州省民宗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配合教育系统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为载体进校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持各地开展创建活动,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抓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活动,推进该项工作。
刘大泯说,我省有2万多所大中小学校,1000多万教育人口,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参差不齐。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但更多的高职、中专和本科院校还没有普遍开展,这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从教育层面入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大中小学校、进课堂?刘大泯从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强化工作机制,给予专项经费安排,统筹教材的编印和使用,培训一批专兼职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工作样板等八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措施。
刘大泯认为,要从保障文化多样性与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的重大意义,各地要围绕主线服务大局,全程调度指导和跟踪问责,不断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建设重要现实意义,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他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此工作涉及到民族、教育、文化等多个行政管理机构,必须要有一个协商工作机制,才能推动相关工作项目化、具体化,引导此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我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没有编写统一的、适合大中小各个年龄段的一套教材,有的试点学校也编写一些自主的乡土教材,但存在诸多弊病。”他建议,由省教育厅、省民宗委主持编写一套适合我省大中小各个年龄段的教材,以便该项目走深走实。
刘大泯说,贵州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需要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创造一批典型,通过深化内涵、丰富形式上打造一些样板,带动全省示范增效,进而形成全国的示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龙飘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刘丹
转自贵州日报,原文标题:两会现场速递︱刘大泯委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
转发/伍韬 审核/刘大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