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实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涌现出一大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120个集体“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授予180名个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希望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全省各族人民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积极建功新时代,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各族人民要以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而努力奋斗!



个人简介
刘大泯,民进中央委员、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师范学院三级教授、研究员、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院长、省统战学会副会长。
深耕学术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共生共荣的土地上,刘大泯同志作为深耕民族文化研究三十余载的学者,以笔为犁、以心为种,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他始终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作为核心使命,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出版的10部学术著作中,多部聚焦贵州民族文化互鉴互融。《贵州民歌艺术论》填补了贵州民歌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成为该领域首部学术专著,其部分研究成果还被《人民日报》刊登;《贵州苗画艺术文化研究》《贵州傩戏文化研究》等四部专著由权威出版社推出,生动展现了贵州优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贵州傩戏文化研究》更是斩获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与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专著两项重量级奖项。在文化传播领域,他同样成绩斐然,担任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期间,创作的《天地绝唱,走向世界的贵州原生态音乐》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让贵州民族音乐之声传遍四方。
建言献策
刘大泯积极为贵州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撰写的《关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大中小学校、进课堂的对策建议》《加强贵州省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对策建议》等10余个研究报告,先后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其中,《关于提高贵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建议》获国家民委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盘活贵州森林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荣获贵州省政府社科奖,这些建议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智力动能。
团队引领
刘大泯自主持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工作以来,刘大泯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先后获评贵州省学术先锋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他牵头开展的省级课题《贵州历史大通道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贵州历史大通道》《贵州地名文化历史记忆》两部著作,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为研究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学术著作到建言献策,从个人钻研到团队攻坚,刘大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更践行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责任与担当。他如同桥梁与纽带,让贵州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绽放光彩,在传承中焕发新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坚实力量。
初审/秦敏
复审/林静
终审/张婷
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原文地址:【喜报】我校刘大泯同志荣获“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